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
《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

研池残墨溅花妖。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

神仙那肯混尘嚣。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0)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是一篇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与诗人隐逸情怀的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及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 这两句通过回忆沈香歌声的中断,转而描绘出一种隔绝于世的深宫生活,以及游子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沈香这里象征着过去美好的记忆,而“深宫客”则是对孤独漂泊者的一种同情和寄托。

“研池残墨溅花妖。” 这一句以细腻的情节,描绘出作者在山中小屋的书案上,笔尖蘸取最后一点墨汁,这些墨迹随风飘落,如同春日里花瓣纷飞。这里的“研池”和“残墨”都是写意境之深幽,而“溅花妖”则是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一种捕捉。

“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选择。在这里,“青山”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净土,而“独自”则是对孤独者的一种理解和尊重。同时,“早不侣渔樵”意味着诗人已决心脱离世俗纷争,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 这两句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与诗人的和谐共生。这里的“石壁”、“苍寒”给人以坚硬冷清之感,而“巾尚挂”则是对细节的刻画。“松风顶上飘飖”则让人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自由。

“神仙那肯混尘嚣。”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这里的“神仙”象征着一种精神的纯净和超脱,而“不肯混尘嚣”则是对这种追求的一种坚守。

“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最后两句通过“诗魂”这一意象,将作者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并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空向水中招”则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抒发,是一种无声的呼唤,也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每一句都饱含着浓郁的情思与深邃的哲理,是一篇极富有诗意和画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感昔五首·其一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

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0)

谢张廷老司理录示山居诗二首·其二

老觉人间万事非,但思茆屋映疏篱。

秋衾已是饶归梦,更读山居二十诗。

(0)

湖上今岁游人颇盛戏作四首·其二

画船鼓吹载凉州,不到三更枉出游。

忽有歌声出霄汉,谁家开宴五云楼。

(0)

梅花绝句四首·其四

疏枝冷蕊谁能画,杨叟江西旧擅名。

今日东窗闲拂拭,去人一尺眼先明。

(0)

梅花六首·其六

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

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

(0)

夏日杂题六首·其一

东吴五月黄梅雨,南浦孤舟白发翁。

貂插朝冠金络马,多年不入梦魂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