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子舣舟待,山童负笈窥。
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
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
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
渔子舣舟待,山童负笈窥。
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
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
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游历的宁静画面,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情和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渔子舣舟待”中的“渔子”指的是捕鱼的人,而“舣舟待”则是描绘渔人在水边等待着,他们或许在等待夜幕降临,开始夜钓的时刻。第二句“山童负笈窥”,“山童”通常指的是生活在山中的小孩,“负笈窥”则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背着书箱,好奇地探视周围世界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游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其中,“数峰衔日尽”形容连绵的山峰像是要将夕阳咀嚼殆尽,而“百丈逆滩迟”则表达了溪流在高耸的山岩间缓缓前行,形成了一种时间似乎被拉长的感觉。
中间两句“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反映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大自然中来去无牵挂,仿佛与世隔绝,只有诗歌陪伴着他。
末两句“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夜色美景的期待。诗人并未急于返回,而是享受着大自然在夕阳西下后逐渐显现的神秘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