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柬林四景》
《柬林四景》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长歌游玉华,归思浩无涯。

旅夕多逢雨,城春少见花。

山钟知远寺,海月忆贫家。

此意何人会,行吟到日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玉华时的内心情感与所见景象。首句“长歌游玉华”以悠扬的歌声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同时也点明了游历的地点——玉华。接着,“归思浩无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如同大海般广阔无垠,难以言喻。

“旅夕多逢雨,城春少见花”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和季节特征,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雨夜的旅宿,春天的城市却少有花开,这些细节都加深了诗人对家乡温暖与生机的向往。

“山钟知远寺,海月忆贫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山寺中传来悠远的钟声,仿佛在呼唤着远方的寺庙,而海上的明月则勾起了诗人对贫困家庭的回忆。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他对家庭、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

最后,“此意何人会,行吟到日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在日落之前,诗人仍在吟唱,试图寻找共鸣,但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忧愁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游历中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五柳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

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销。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

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0)

送墨与则上人

遣送书斋小净瓶,麝煤藏久带芳馨。

难书八万四千偈,只写多心一卷经。

(0)

次亚愚韵·其四

寒梅一树照清池,花底嫣香尚觅诗。

稚子不知吟思苦,却来池上数鱼儿。

(0)

诉衷情令

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

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愁永夜,拂香茵。

待谁温。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0)

一品孙郑昱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

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太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老丘樊。

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

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

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称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

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脱耒秉金钺,吮笔乘朱轩。

朝荣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复,颓波益以浑。

何况度木者,倒置轮与辕。

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

荫子有官常,赏延弟与昆。

尽待食人禄,将何报君恩。

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

吾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

虽非享富贵,亦以蠹黎元。

唐贤尚消歇,我辈奚足言。

呼儿讽此诗,播在篪与埙。

(0)

寒食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