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留守游山似谢公。
夹道歌谣争指点,两行红旆转青松。
车如流水马如龙,留守游山似谢公。
夹道歌谣争指点,两行红旆转青松。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繁华与古人游历之美景的诗句,语言丰富、意境悠远。开篇“车如流水马如龙”两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车马的众多和动感,还暗示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磅礴的气势。“留守游山似谢公”一句,则是诗人借古代高士谢安(东晋时期)之名,表达自己对于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向往。谢安以其淡泊明志著称,这里将诗人的心境与谢公相提并论,显得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操。
“夹道歌谣争指点”一句,则是描绘了一种热闹非凡的市集场景。夹道,即两旁;歌谣,泛指民间流传的歌曲或故事;争指点,是指人们在讨论和指点这些歌谣的内容。这里展现了一个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交融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行红旆转青松”一句,更是将视野拉开,展示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情景。红旆,即红色的旗帜或仪仗;转青松,则是在强调这场面中自然景物与人为装饰的对比和融合。整体而言,这四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盛世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感受和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