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
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愁永夜,拂香茵。
待谁温。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
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愁永夜,拂香茵。
待谁温。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益的《诉衷情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心境和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切思念。
“烧残绛蜡泪成痕”一句,以蜡烛燃烧至尽的形象,比喻时光流逝,情感的消耗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这里的“绛蜡”指的是红色的蜡烛,在古代常用来计时,诗人借此表达对时间的无奈与哀愁。
“街鼓报黄昏”则是通过城市中的暮色警报,强化了夜幕降临的氛围,使人感到一天又将过去,而所思念之人依旧未归。
接下来的“碧云又阻来信”描绘了一种隔绝与远离的情形。诗人借助碧绿色的云朵阻挡消息传递,表达了对远方消息渴望而又难以获得的无奈心情。
“廊上月侵门”则是在夜深之时,明亮的月光透过屋檐和窗棂,映照在门前,这是诗人独处夜晚所见到的景象,更加深化了他的孤寂与思念。
“愁永夜,拂香茵。待谁温。”这里的“愁永夜”表明诗人的忧虑延绵至深夜,“拂香茵”则是指诗人在夜里轻抚着床前或案上的香草,这些细腻的情感描写,透露了诗人在寂寞之中对所思念者的无限温柔与期待。
“梦兰憔悴,掷果凄凉”则是通过梦中的兰花和实物的果实投掷,来形容内心的凄楚与孤独。诗人在梦中也难以忘怀所思之人,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已失去或远离的美好,也感到无比的冷清与悲凉。
“两处销魂”表达了诗人的灵魂因为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思念,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都有所牵挂,无法安宁,身心俱疲。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沉、复杂且又哀愁的心境,是对宋代女性情感世界的一次精彩描绘。
今朝五十八,明日五十九。
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
世相空里花,毁誉镜中丑。
不推羊鹿车,喜随牛马走。
自愧膝穿芦,却怪肘生柳。
发散少冠束,面厚多尘垢。
战退生死军,打碎无明臼。
使尽老婆心,笑破虚空口。
两岸既不容,中流非所守。
来往任风波,去住绝偕耦。
天际望长安,寒空一回首。
回首问时人,谁是侬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