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玉案·其七》
《青玉案·其七》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青玉案

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青玉案·其七》,出自北宋时期诗人张元干之手。诗中的意境雄浑,语言华丽,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深情。

"平生百绕垂虹路" 一句,以"百绕"形容年华的流转,不仅描绘出时光的轮回,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看万顷、翻云去"则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态度。

"山澹夕晖帆影度" 这一句,通过山色和夕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景。帆船在这样的背景下缓缓行进,显得格外苍凉。紧接着的"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和对朋友、亲人的深厚情感。

"少年陈迹今迟暮" 这句诗反映出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无奈。"走笔犹能醉时句"则透露出诗人即便年华老去,对于文学创作依旧保持着热情和才华。

"花底自成心暗许" 一句,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所产生的深邃情感。最后的"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则将诗人的乡愁和旅途中的孤独之感,以春天的雨水作为寄托,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老年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缅怀,对于友情、乡愁以及文学创作热情的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赠识古法师

重城深寺讲初休,却忆家山访旧游。

对月与君相送夜,闻蛩教我独惊秋。

云心杳杳难为别,鹤性萧萧不可留。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

(0)

诗·其九

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

诗偈总一般,读时须子细。

缓缓细披寻,不得生容易。

依此学修行,大有可笑事。

(0)

访云母山僧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

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

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0)

冬夜非所

长夜闭荒城,更深恨转盈。

星济数道赤,月出半山明。

不闻村犬吠,空听虎狼声。

愁卧眠虽着,时时梦里惊。

(0)

落日山照曜

裴回空山下,晼晚残阳落。

圆影过峰峦,半规入林薄。

馀光澈群岫,乱彩分重壑。

石镜共澄明,岩光同照灼。

栖禽去杳杳,夕烟生漠漠。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

(0)

侍宴临芳殿诗

钟箭自徘徊,皇堂荐羽杯。

桥平疑水落,石迥见山开。

林前暝色静,花处近香来。

西嵫伤抚夕,北阁滥游陪。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