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草际伴啼螀,偏逐西风入我床。
心事甚如愁欲诉,秋吟直与夜俱长。
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
忆得重胡衰柳下,健儿笼汝斗斜阳。
不从草际伴啼螀,偏逐西风入我床。
心事甚如愁欲诉,秋吟直与夜俱长。
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
忆得重胡衰柳下,健儿笼汝斗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虫鸣声响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不从草际伴啼螀,偏逐西风入我床"展现了蟋蟀的叫声随着秋风进入诗人的卧室,似乎在诉说什么,这种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孤独的氛围。
"心事甚如愁欲诉,秋吟直与夜俱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欲言又止的情感,与蟋蟀鸣声相呼应,使得这份情绪随着漫长的夜晚更加深重。
"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通过对秋天来临较早的虫鸣和冷清的月光下半株梧桐叶的描写,增添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感伤之情。
最后两句"忆得重胡衰柳下,健儿笼汝斗斜阳"中,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柳树下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而现在却只能通过遥远的记忆来安慰自己,这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
整首诗以蟋蟀鸣声为线索,穿插着秋夜的寂静与月色的清凉,以及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转。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乌夜飞,游子尚未归。
岁将晚矣行侣稀,草头露湿裳与衣。
心百碎,力已微。
好为人尽不愿馀,青山白云期屡违。
胡不归,青山不求汝是,白云不责汝非。
乘车而瘦,何如徒步而肥。
以忧易饱,不如乐而忘饥。前有誉兮,不如后无讥。
坐消白日光晖晖,诗书空束囊与?。
胡不归,无若迷乌失树,黄昏向人屋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