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
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
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
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
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
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内心世界和对世态的感慨之作。开篇“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表现了诗人对于世间浮华、虚伪现象的不满与失望,觉得人们多说假话,不诚实。
接着,“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平生湖海"暗示诗人一生中有过辗转于世间的经历,而"悲游子"则表达了对故乡、亲情或某种理想的怀念与不舍。而“晚岁乾坤老腐儒”则是说到了年迈之时,仍旧被束缚在功名利禄中的痛苦和无奈。
下面,“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寻找知音的渴望。"知己尚堪抬醉眼"意味着即使在醉酒之中,内心依然渴望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而“从僧似欲剃吟须”则是说诗人仿佛有出家为僧的想法,以此来逃避世俗的纷扰。
最后,“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两句,则是在设想一种理想状态。"何当"表达了诗人的向往,而“灵鹫兼三竺”则是指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是精神上的寄托。而“日伴猿饥侣鹤臞”则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部世界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