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其一》
《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

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

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

(0)
翻译
粗略读书难以全信,世间哪有人始终刚直而不逢迎。
一生漂泊在江湖的游子,晚年时的我如同天地间的老学究。
即使知心朋友,也能让我抬头畅饮,与僧人交往仿佛想剪去胡须专心吟诗。
何时能像灵鹫山那样,每日陪伴饥饿的猿猴和瘦弱的鹤为伴。
注释
粗:粗略。
读书:阅读书籍。
尽信:完全相信。
阿谀:迎合奉承。
湖海:形容四处漂泊。
悲:悲哀。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乾坤:天地。
老腐儒:年迈而学识陈旧的学者。
抬醉眼:抬眼看,表示豪放不羁。
剃吟须:剪去胡须,指专注于诗歌创作。
灵鹫:佛教名山,象征高洁之地。
三竺:古印度的三大佛寺。
猿饥侣鹤臞:描绘与动物为伴的隐逸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内心世界和对世态的感慨之作。开篇“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表现了诗人对于世间浮华、虚伪现象的不满与失望,觉得人们多说假话,不诚实。

接着,“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平生湖海"暗示诗人一生中有过辗转于世间的经历,而"悲游子"则表达了对故乡、亲情或某种理想的怀念与不舍。而“晚岁乾坤老腐儒”则是说到了年迈之时,仍旧被束缚在功名利禄中的痛苦和无奈。

下面,“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寻找知音的渴望。"知己尚堪抬醉眼"意味着即使在醉酒之中,内心依然渴望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而“从僧似欲剃吟须”则是说诗人仿佛有出家为僧的想法,以此来逃避世俗的纷扰。

最后,“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两句,则是在设想一种理想状态。"何当"表达了诗人的向往,而“灵鹫兼三竺”则是指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是精神上的寄托。而“日伴猿饥侣鹤臞”则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部世界的不满。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一

放一线道,曲为今时。性地未明,须凭指注。

(0)

和尧峰泉老.观音岩

笑日野花青嶂下,歌春幽鸟白云间。

宝陀大士全身露,懊恼游人空看山。

(0)

和尧峰泉老.白龙洞

古洞深沉莫敢窥,森阴草木野云飞。

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望汝归。

(0)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五

当年吴越日相攻,蚁斗蜗争不少容。

范蠡西施伎俩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一

忆昔在山日,眠云并枕石。

如今城里居,欲去去不得。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一

白日人事劳攘,夜里只了瞌睡。

忘记安排说禅,且望诸人不罪。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