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尧峰泉老.白龙洞》
《和尧峰泉老.白龙洞》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古洞深沉莫敢窥,森阴草木野云飞。

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望汝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洞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神话的融合。首句“古洞深沉莫敢窥”,以“古洞”二字点明了地点的古老与神秘,加之“深沉”一词,营造出一种难以触及的遥远感。“莫敢窥”则暗示了洞内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秘密或力量,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接着,“森阴草木野云飞”一句,通过“森阴”、“草木”和“野云飞”这三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洞口周围环境的生机与动态。这里的“森阴”不仅指树木茂密,也暗含了一种深邃、幽暗的氛围;“草木”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长与繁盛;“野云飞”则赋予了画面以流动感和生命力,仿佛整个空间都在呼吸。

“白龙何处淹头角”这一句,将想象的触角延伸至神话领域,引入了白龙这一形象。白龙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祥瑞之物,其“淹头角”则可能寓意着它潜藏于深渊之中,或是暂时隐匿,等待时机。这句诗巧妙地将现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天下苍生望汝归”表达了人们对白龙回归的期待与渴望。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还蕴含了对和平、吉祥的向往。白龙作为守护者,其归来意味着大地的安宁与繁荣,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希望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危亭突兀戴鳌头,俯视沧溟一勺浮。

龙伯衣冠藏下府,梵王台殿起中流。

扶桑夜色三山日,滟滪江声万里秋。

老我惜无吞海句,但磨崖石记曾游。

(0)

中秋乐陵驿玩月

西风吹尽马蹄尘,凉夜中庭暂解巾。

华月团团生兔腹,黑云片片散鱼鳞。

鬓毛老去如黄叶,诗思秋来满白蘋。

乐饮与君须达曙,举杯相属恰三人。

(0)

岁晏奇寒

痴坐?毹类冻蝇,霜风吹折布衣棱。

炉翻宿火随灰陷,杯覆燖汤到地凝。

虎豹冻埋山尽雪,鱼龙寒宿水连冰。

浊醪最解强人意,吟短西窗一寸灯。

(0)

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

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

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

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0)

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

四明游客住京都,旅舍青灯照影孤。

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却携长铗辞金水,直挂轻帆到鉴湖。

为问蠡吾王太守,别来安稳有书无。

(0)

元夜独坐

九衢花月万家灯,忆在钱塘与广陵。

过去豪华春似梦,老来心赏冷于冰。

苏耽仙后还为鹤,房琯生前本是僧。

唤取家人多置酒,只将寂寞付瞢腾。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