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依稀濠上园,苍烟五亩绝尘喧。
半床落叶书连屋,一雨飘花船到门。
寒事早,恋清尊。狸奴长伴夜毡温。
老来睡味甜于蜜,烂嚼梅花是梦痕。
水竹依稀濠上园,苍烟五亩绝尘喧。
半床落叶书连屋,一雨飘花船到门。
寒事早,恋清尊。狸奴长伴夜毡温。
老来睡味甜于蜜,烂嚼梅花是梦痕。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田园生活画面。"水竹依稀濠上园",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园中水边竹林的朦胧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濠梁之上,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苍烟五亩绝尘喧"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五亩之地笼罩在淡淡的青烟之中,隔绝了世俗的纷扰。
"半床落叶书连屋,一雨飘花船到门",通过落叶堆积和雨后落花满地的细节,展现出诗人读书生活的闲适,以及自然景色的诗意变化。"寒事早,恋清尊",表达了诗人对清冷天气的喜爱,沉醉于品酒的时光,享受这份宁静与淡泊。
"狸奴长伴夜毡温",以狸猫为伴,夜里围炉取暖,更显其生活的恬淡与温馨。"老来睡味甜于蜜",直接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满足与惬意,觉得睡眠的甜美胜过蜂蜜,足见其心境之愉悦。
最后,"烂嚼梅花是梦痕"以咀嚼梅花的梦境收尾,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味,也是对当下生活的诗意诠释,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郑文焯的这首《鹧鸪天》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朝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尝读东坡诗,不可居无竹。
况此真琅玕,一一温如玉。
得非瑶池种,阿母所爱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谁敢触。
山僧不知贵,遣送如薪束。
坐成阮家林,色映兵厨醁。
主人何必问,抱琴来就宿。
此君不须多,潇洒数竿足。
却笑陶元亮,但采东篱菊。
我行出陜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馀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