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召伯祠》
《召伯祠》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我行出陜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馀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bǎi
sòng / chùquán

xíngchūshǎnyòuláishēngzhàogōngtáng

tàngōngzuòzhīlìngdàoshāng

yōuzāitīngsòngmínkāng

shànjiàobèinánguóměiyìngāntáng

wéigōngzhōugōngzuǒyòuxiāngchéngwáng

shúzhīèrgōngxīnqiānzǎiwéicāngcāng

rénxuéèrnányóumiànqiáng

xiānshèngchuíyánxiàshìwàng

tàishǐshùshìjiāyuánshēnzhěliúcháng

gōngzhìjīnfēnglièshūwèiyāng

zàibàiyǎnggōngxiàngguānpèiyóuhuánghuáng

páihuáinénglèiluòzhēngshang

翻译
我离开陕西的西部,来到召公的殿堂。
感叹召公已无法再做,只让我的道路感到悲伤。
在悠闲的日子里审理案件,百姓歌声欢快,生活安康。
他的善政遍布南方,美好的名声如同甘棠树的荫庇。
只有召公和周公,共同辅佐成王。
谁能理解这两位公卿的心意,千年之后唯有历史见证。
若人们不学习召公和周公的美德,就像面对着墙壁般蒙昧。
先贤留下这样的教诲,后辈怎能忘记。
太史记载他们的家世,深远的源流影响深远。
召公的恩泽直到今日,他的风范仍然未完。
再次拜谒您的画像,您身上的冠冕和佩饰依然光彩夺目。
我在原地徘徊,不愿离去,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陜右:古代地区名,指陕西南部。
召公堂:召公的官署或纪念场所。
祗令:只让。
优哉:悠闲自在。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面墙:形容愚昧无知。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员。
公泽:公的恩惠或德泽。
风烈:风采和节操。
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征衣裳:远行时穿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召伯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召公和周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治国理政智慧的赞美。

"我行出陜右,来升召公堂" 一句,开篇即设定了场景,诗人从关中地区(陜右)踏上了前往召公祠堂的路程。这里的“陜右”指的是陕西一带,而“召公”则是历史上的贤臣,通常被后世尊称为召伯。

接下来的"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召公德才难以企及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的治理之道感到不足与遗憾。这里,“叹”字表达了一种赞美和感慨的情绪,而“祗令吾道伤”则是说召公的德行使得诗人自觉其政治主张或施政手段有所不及,感到自己的道路受到了挫折。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描写了古代圣明君子在位时,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善教被南国,美荫馀甘棠" 句中,“善教”指的是召公和周公的治国智慧,而“被南国”则是说这种智慧和德行影响深远,覆盖了整个国家。最后一句,“美荫馀甘棠”,诗人赞颂他们的事迹如同甘露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这里“左右相成王”强调了召公和周公在辅佐君主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像左右手臂般支持着国君。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诗人感叹,不了解这两位古贤的心胸深处,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影响却历经千年,依旧让人敬仰。

接着的"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句中,“二南”指的是召公和周公,而“人不学”则是说人们如果不学习这两位贤臣的智慧,就如同背对着高墙,不肯转身观望。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这里“先圣”指的是古代的圣哲,他们的话语传承下来,而“下士”则是说后来的学者和君子应当铭记在心,不应遗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诗人借用历史的笔墨,强调了召公和周公的事迹如同江河般源远流长,影响深刻且持久。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这里“公泽”是指召公和周公的恩泽,而“至今”则说明这种恩泽延续到了现在。最后,“风烈殊未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股正气依旧强劲、不曾减弱的赞赏。

最后两句"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是诗人表达对召公祠堂的崇敬之情。在拜祭时,他对召公的形象充满敬畏,而“冠佩犹煌煌”则是说祭祀时所用的礼服和饰物依旧庄重华丽。"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句中,“徘徊”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去的情怀,而“泪落征衣裳”则是说诗人在祭祀时被召公的英灵所感动,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沾湿了行军的衣物。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后世学者应当学习古贤智慧的期望。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重阳后一日同陆张蒋三子集黄元光宅

劳君招隐意,念我倦游人。

不恨交为晚,空知醉是真。

宅边环细菊,林外带荒榛。

莫问江州酒,时来漉葛巾。

(0)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其二西清圃

拂衣无不可,学圃在江乡。

僮理栽花径,人寻载酒堂。

歌能飞白雪,笛自和沧浪。

蚤遂冥鸿志,非耽野趣长。

(0)

寄何徵君

呦呦鸣鹿赋嘉宾,况有花开一洞春。

紫气出关如老子,白衣为客亦山人。

弓旌结辙烟霞远,冠带圜桥礼乐新。

但使弦歌能化俗,由来黄绮不称臣。

(0)

秋夜道园山中同舍弟明叔经季

归来万里哭声吞,况是凄凄道者园。

木石欲衔填大海,风云长送入修门。

哀歌憔悴心何托,孤愤河山气仅存。

九苑谁怜千载事,啼螀一夜傍残魂。

(0)

戴使君邀集镇海楼

使君开阁出风尘,客有羊何尽葛巾。

江下牂牁连澒洞,岭分衡岳斗嶙峋。

步檐桑落千杯月,吹笛梅花万树春。

休汝不教车骑入,白云今乞宰官身。

(0)

与惟上人少林玩月怀伯玄仲贞六首·其六

佳人怨别碧云期,词客高僧亦□□。

□得清光粲成绮,江淹能拟惠休诗。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