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家人》
《寄家人》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孟光家世自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0)
注释
孟光:指孟光,东汉贤良淑德的女子,这里借代有良好家风的人。
清芬:清雅的品德或家风。
鸿:大雁,象征忠诚和高洁。
幽情:深藏不露的情感。
慕:仰慕。
陇云:指陇地的云,象征远方或理想。
汲水:打水。
挽车:拉车。
归去好:回家真好。
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下的菌类,象征健康长寿。
日日:每天。
长松根:在松根下生长。
翻译
孟光家风本就清雅,像大雁般深藏情感仰望陇地的云。
打水拉车回家真是美事,茯苓每天都在松根下慢慢生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寄家人》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孟光家族的清白家风和隐逸生活。"孟光家世自清芬",这里的“孟光”可能借用了典故,暗示家庭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家风,如同芬芳的兰花一般。“鸿亦幽情慕陇云”,鸿雁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它仰慕着远方的陇山云彩,暗喻诗人对家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后两句“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希望家人能过上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如汲水、挽车,这种勤劳的生活方式就像茯苓在松根下自然生长,既表达了对家人勤劳质朴生活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家庭和睦、根基稳固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品德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送成季·其一

经月红尘共小楼,西风吹梦绕湖流。

文场两地还趋走,客路他乡有去留。

壮日功名看辇路,老年心绪喜沧洲。

北关门外一杯酒,潮水庙山滩上舟。

(0)

呈朱卿·其二

弭节高溪又一年,功名终古画凌烟。

经筵星拱云霄上,言路风行雨露边。

早达未应真勇退,晚成当不负胪传。

丛生桂处秋光好,磅礴閒心且醉眠。

(0)

呈昌甫

白发垂垂访故人,从渠今昔话头新。

留连樽酒空搔首,点定书文且放身。

见说得泉寻窈窕,每经来路喜嶙峋。

谁知赤叶青林外,又见梅花是小春。

(0)

寄斯远

夜深踏月过章邱,树影吹凉满地流。

不觉身从城市到,以为人共广寒游。

数家小屋全然静,一点浮云也自收。

天下中秋谁有比,归来清梦尚悠悠。

(0)

寄巩仲至

清言犹可诵君诗,落在人间一任之。

霜后钱塘寒自觉,腊前闽粤煖还宜。

坐搔秃发苏残困,俯援长毫写旧思。

二雅以还情义短,陇梅欲寄未开枝。

(0)

成趣小隐

今年春色在山家,到处寻梅看落花。

成趣园中乘日往,最高台上受风斜。

棋声与我诗无尽,酒力因君兴未涯。

拓落不知天蚤暮,更呼急管度芳华。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