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于今已踰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扯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蜀笺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剪裁。
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
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
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
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瑰。
于今已踰六十载,弃置大屋墙角堆。
幅狭不堪作诏命,聊备粗使供鸾台。
鸾台天官或好事,持归秘惜何嫌猜。
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
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扯裂防婴孩。
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通过对朋友赠送的古纸的细致描绘和感慨,展现了对历史文物的珍视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沉思。诗中首先描述了纸张的精致和稀有,来自蜀地的蜀笺虽脆易损,而剡楮虽薄却也珍贵。接着回忆了往昔江南李氏时期,这些纸张价值连城,如今却已尘封多年,被遗忘在角落。
诗人感叹,尽管国家曾富饶,但战乱后只剩下图书和纸张作为遗迹。这些纸虽不再用于朝廷文书,但仍被珍视,用以书写日常。他提醒朋友,即使纸张老旧,仍应妥善保存,以免破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赠予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情的谦逊,并因无法妥善收藏而心生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纸张的兴衰,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
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
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
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
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
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
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
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
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
以此住人间,动踂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
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清溪湄。
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
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
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
百年且就见,况德为人师。
唯此耇成人,皇天所慭遗。
以洗多寿辱,以作邦家基。
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
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
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
叹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从古。
长江天堑,飞艎难渡。
自玉树歌残,金莲舞罢,倏忽飞乌走免。
燕子堂前,凤凰台畔,冷落丹枫白露。
但坐看、狎鸥随浪,渔父扁舟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