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庆宫像元刘銮塑》
《天庆宫像元刘銮塑》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南雕北塑古所传,大都神塑犹存元。

名手刘姓元与銮,东岳抟换称元贤。

兹天庆像銮坯埏,栋宇剥落像巍然。

呵护丁甲其敢延,为新栋宇丹雘鲜。

像弗增易如故焉,是日路便展礼虔。

高居上帝绛节翩,侍臣仪从飘乎仙。

曹司聋哑解事艰,斯非曲欲为其难。

以神喻人至理存,一絜矩乃为心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雕塑艺术的赞美与敬仰,尤其是对天庆宫中元刘銮塑像的颂扬。诗中提到,南雕北塑的传统艺术在大都地区仍然保存着,其中神塑的技艺尤为精湛,元代的雕塑家刘姓元与銮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被尊称为“东岳抟换”,即东岳泰山的塑像,体现了元贤的风范。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天庆宫中塑像的宏伟与庄严,尽管经历了时间的侵蚀,建筑已经剥落,但塑像依然巍然屹立,显示出其不朽的魅力。诗人为此进行了修复,使宫殿焕然一新,色彩鲜艳,而塑像则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未作任何改变。在这一天,人们恭敬地展开礼仪,向塑像表达崇敬之情。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塑像与高居于天庭的上帝相提并论,塑像仿佛是上帝的使者,身着绛色的节杖,周围环绕着侍臣与仪仗队,展现出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曹司(可能是指负责仪式的官员)的聋哑,暗示了他们对仪式的专注与理解,以及对塑像的尊重。

最后,诗人通过“以神喻人至理存,一絜矩乃为心寒”这句话,表达了对塑像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这种精神境界的敬畏之心。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的深刻洞察与敬仰。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贻李汤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

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

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

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

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0)

哀教

本师不得已,强为我著书。

知尽百虑遣,名存万象拘。

如何工言子,终日论虚无。

伊人独冥冥,时人以为愚。

(0)

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

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

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0)

兵马曹季良宅夜集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馀。

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

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

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

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

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0)

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

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

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

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

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

(0)

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