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
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
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
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
如是契静悟,终古大圆镜。
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
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
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
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
如是契静悟,终古大圆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开篇“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表达了诗人一生热爱山水,每当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总会留下赞美之词。接着,“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描述了诗人置身于空旷的屋舍中,远眺万物,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寄托。
“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描绘了自然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晨雾与晚霞交替,山峰在光影中前后映照,展现出大自然的动态美。“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则将山水之美比作精美的画卷,而松柏的坚韧不拔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力。
最后,“如是契静悟,终古大圆镜”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迁,领悟到了宁静与和谐的真谛,认为这如同一面永恒的大镜子,映照出宇宙的真理与智慧。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羽音辽邈。怪四檐昼悄,近来无鹊。
木叶吹寒,极目凝思倚江阁。
不信相如便老,犹未减、当时游乐。
但趁他、斗草筹花,终是带离索。忆昨。更情恶。
谩认著梅花,是君还错。石床冷落。
闲扫松阴与谁酌。
一自飘零去远,几误了、灯前深约。
纵到此、归未得,几曾忘却。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
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浑如梦里。
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
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
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琼林宴喜。
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从容。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