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六十四》
《绝句六十四首·其六十四》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0)
注释
修行:修炼、修行。
混俗:融入世俗,不显山露水。
和光:顺应光亮,不争锋。
圆即圆兮方即方:形容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自己的形状。
显晦:光明与阴暗,比喻人生的显达与隐退。
逆从:顺应、随从。
人莫测:难以揣测他人的心思。
教人:让人。
行藏:行为和隐藏的秘密。
翻译
修行之人融入世俗,顺应光亮与暗淡,
无论圆润还是方正,都保持自我本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绝句六十四首(其六十四)》。从这短短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邃哲理与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与世俗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修行应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既要保持内心的圆满如同无瑕的玉,又要适应当下的形势,方正得体,无需刻意修饰。这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哲学态度。

"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幻和人心难以捉摸的感慨。他指出,明亮与昏暗、顺逆等现象往往难以预料,人们在面对这些不可预知的情况时,往往会争相表现自己的见解和行为。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过于强求或是争斗。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秋晚过北渡

凄凉客路趁长川,荷叶无衣柳不绵。

日暮正愁无宿处,乱鸦飞下有人烟。

(0)

四皓像

商山深处养灵根,白发昂藏满面春。

一出汉庭安汉嗣,颇疑倾得戚夫人。

(0)

十四日夜月色颇佳山寒不出门窗间拥絮坐玩殊胜昨夜之微茫也

山居寒重户先扃,自向疏窗爱月明。

欲唤花光来貌取,入檐微见一枝横。

(0)

题灵鳗庙三首·其一

绕塔想曾随白马,蟠泥故复傍金沙。

旱天霹雳长平地,乐岁污邪每满车。

受赐由来千里境,论封消得万人家。

朱门便是金涂榜,未负风云在一涯。

(0)

题灵桥门

危楼清迥立江风,紫逻红旗落日中。

暑雨涧溪来浩荡,暮烟洲渚隔朦胧。

欢声不厌重城近,霁色遥知秀野丰。

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

(0)

送简贺州五首·其三

曩时盐令更,官贫如负债。

而今旧法复,私贩夺公卖。

且莫作是想,亟欲目前快。

有钱藏之民,毕竟根本在。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