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虏互胜负,边塞无休兵。
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
白日隐碛戍,胡沙惨不惊。
交加白骨堆,年年青草生。
开疆整未已,召募何多名。
萧萧千里烟,狼虎莽纵横。
哀哉良家子,行者常吞声。
汉虏互胜负,边塞无休兵。
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
白日隐碛戍,胡沙惨不惊。
交加白骨堆,年年青草生。
开疆整未已,召募何多名。
萧萧千里烟,狼虎莽纵横。
哀哉良家子,行者常吞声。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从军四首(其一)》描绘了战争给边塞地区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通过“汉虏互胜负,边塞无休兵”展现了战争的持续不断,揭示出战争的残酷现实。接着,“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表达了壮年男子几乎全部阵亡,连少年也被征召入伍的悲惨景象。
“白日隐碛戍,胡沙惨不惊”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士兵们在荒漠中的艰辛生活,而“交加白骨堆,年年青草生”则揭示了战争的无情,生命消逝后,只有青草年复一年地生长在累累白骨之上。
“开疆整未已,召募何多名”反映了统治者对扩充疆域的执着和对兵源的大量需求,然而这种无休止的征伐却带来了无数家庭的破碎。“萧萧千里烟,狼虎莽纵横”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混乱与危险,如同虎狼横行。
最后两句“哀哉良家子,行者常吞声”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无辜百姓的深深同情,他们无声的哀痛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民生疾苦。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瓮头无酒菊花青,千丈苍崖孰与登。
从此重阳课茶事,不携儿女只携僧。
暗雨垂垂梅欲黄,春山吐源春涨狂。
雪鳞赪尾溯流上,吹涛喷浪能奔忙。
鱼师布网名白大,万目井井连重纲。
联艘绝流势甚武,遮罗初若无留藏。
大鱼巳得小鱼弃,要使遗育充陂塘。
鳏鲕安用误回避,虾蟹亦复虚跳梁。
宁知不比纶索手,欲以巧饵空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