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三刘莘老》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其三刘莘老》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0)
注释
江陵:地名,古荆州治所。
幕府:古代官署,此处指作者任职之地。
峨冠:高高的帽子,形容士大夫的服饰。
挹搢绅:形容举止文雅,像士绅一样。
逐臣:被贬谪的官员。
丞相茵:比喻高位,如丞相的席位。
屈子:指屈原,以其清高品格象征。
渭与莘:渭水和莘野,比喻贤士隐居之地。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喻指无用之物。
及辰:及时,趁早。
翻译
从前在江陵我们曾相逢,那时我在幕府被尊为贵客。
再次相见于明光宫,你身着峨冠,举止优雅如士绅。
如今已是第三次相见,你却成了命运多舛的贬臣。
早晨你如同云中仙人,似乎有望分得丞相的高位。
傍晚你却落入江湖,与屈原这样的贤者相邻。
我看不见你的喜怒,你是否真的如此让人亲近。
偶然的相遇带来欢乐,醉酒时的话语流露出真性情。
你身处田野,自比渭水和莘野的贤士。
然而初次出仕就遭遇重大挫折,就像刍狗般难以再被重用。
年岁已晚,霜露渐多,回家务农的时机正当其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往昔相遇和再见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于官场浮沉的无奈感受。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这几句通过对过去在江陵初次相遇时的情景回忆,以及后来在明光宫重逢时的盛况描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于朋友之间情谊仍然珍贵的期望。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这些句子通过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回忆与现实困顿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人生观念。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同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

洛城二月春摇荡,桃李盛开如步障。

高花下花红相连,垂杨更出高花上。

闲陪大尹出都门,邙阜真宫共寻访。

不见翠华西幸时,临风尽日独惆怅。

(0)

对花吟

今年花似昔年开,今日人开昔日怀。

烦恼全无半搯子,喜欢长有百来车。

光阴已过意未过,齿发虽颓志未颓。

人问尧夫曾出否,答云方自洞天回。

(0)

老去吟·其二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

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

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

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0)

二月吟

林下故无知,唯知二月期。

酒尝新熟后,花赏半开时。

只有醺酣趣,殊无烂漫悲。

谁能将此景,长贮在心脾。

(0)

鹊桥仙·其三贺余察院生日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

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

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尘沈醉。

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

(0)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

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

向空江、谁捐玉佩,寄离恨、应折疏麻。暮云多。

佳人何处,数尽归鸦。侬家。

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

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

记从来、人生行乐,休更问、日饮亡何。快斟呵。

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