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穆陵关》
《过穆陵关》全文
明 / 卢象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

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

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

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閒云不厌贫。

(0)
鉴赏

此诗《过穆陵关》由明代诗人卢象升所作,通过描绘边关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

首联“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边关的壮阔景象。介马,指披甲战马;戎,指军队。新立的壁垒与连天的烽火,既展示了边防的坚固,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然而,在这烽火连天的背景下,诗人却感叹“无民”,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深深忧虑。

颔联“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挥戈,意为挥动兵器,这里象征着诗人渴望以武力平定边疆,恢复山河的宁静。而“欲洗山河色”则表达了诗人清除战争痕迹、还大地以和平的愿望。同时,“思援饥溺人”则体现了诗人对身处困境百姓的深切同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救助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颈联“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承上启下,将诗人的理想与行动提升至历史的高度。安奠苍生,意为安定百姓,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千古事,强调这一目标的长远意义。扫除逋寇,八年尘,则表明诗人决心清除边疆的祸患,为国家赢得持久的和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深刻追求。

尾联“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完成使命后的淡泊心境。携归两袖清风,意味着诗人功成身退,不带丝毫贪恋与私欲,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超脱的情怀。坐看闲云,不厌贫,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综观全诗,《过穆陵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更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宏大的历史视野,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卢象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苍峦诗卷

幕宾旧隐傍遥岑,乔木千章翠作林。

祖祢昔闻培厚泽,衣冠今喜映华簪。

奉丧尽礼宁亲魄,待选趋朝听玉音。

盛世功名期显达,蹉跎莫遣二毛侵。

(0)

寄梅溪熊孝廉亘

孝廉别业梅溪上,矮屋疏篱傍碧岑。

流水几湾银作浪,寒花万树玉为林。

垂纶早叶非熊兆,结实宁忘调鼎心。

嗟我别来京国久,扁舟何日许相寻。

(0)

送刘先生之任南宁教授

圣朝敷教重文儒,羡子荣迁拜美除。

郡校喜沾新德化,客囊犹带旧图书。

蒹葭浦溆霜飞早,杨柳汀洲雁渡初。

乐育英才期造就,好看名誉重璠玙。

(0)

止静轩

幽轩敞华构,揭以止静名。

讲学既有得,为善宁不成。

潭水无纤波,灵台湛虚明。

勉旃慎终始,千载传芳声。

(0)

游灵山诗得颓字

芒鞋竹杖陟崔嵬,一径烟岚两半开。

阴洞丹炉无伏火,古祠画壁拥荒苔。

杳浮苍霭茶烹鼎,免溜红霞酒满杯。

陪赏归来情未□,□川斜日暮云颓。

(0)

双忠庙

大唐养儿恩宠极,播弄乾坤窃京国。

刚肠不独颜杲卿,将军怒气摩苍冥。

手持三尺睢阳里,誓杀羯奴雪天耻。

帐前虎士心桓桓,衽金枕革同肺肝。

去兵那堪重去食,稽首皇天臣力竭。

再迟三日全高墉,皇天欲尽公孤忠。

碎牙裂眦竟何益,将军一去江淮掷。

储皇欲遂中兴期,此身虽死何足悲。

千秋庙食到海岳,不减图形上麟阁。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