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屋山人琢砚歌和徐琶洲作》
《王屋山人琢砚歌和徐琶洲作》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弘农陶泓大叫笑,山人凿破混沌窍。

崖崩峡坼端水乾,出实入虚穷窈窱。

载魂抱魄顽不顽,次第运转涳濛閒。

飞光耀目动权贵,明驼领取出梅关。

一卷礧砢见遗掷,山人得之深赏识。

大璞不琢由天然,天君独运非人力。

紫羊迎刃露肝胆,鸲鹆披沙偷觑眼。

青花绚采烟雾霾,黄龙吐气卿云烂。

三瞻四顾几经营,一圆一方胥有情。

婆娑火蜡发光怪,皮肤剥落存晶莹。

琢成贮以流黄锦,出入与俱瞑与寝。

晴窗疏注娲皇书,炼石补天天敛衽。

琶洲高士徐铎愚,囊中倾出灵蛇珠。

一唱三叹尽刻画,山人持入山僧庐。

老眼摩挲观不足,随声答响呈幽独。

有人问我山人谁,陈子臣张号王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山人”的人物,他独具匠心地雕琢砚台的过程,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技艺的极致探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弘农陶泓大叫笑”、“山人凿破混沌窍”等,展现了山人对砚台创作的激情与决心。通过“崖崩峡坼端水乾”、“出实入虚穷窈窱”等描述,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砚台从构思到成型的艰难过程,以及山人对每一步细节的精心打磨。

“载魂抱魄顽不顽,次第运转涳濛閒”则表达了山人在创作过程中对精神与物质世界融合的追求,以及对作品内在生命力的把握。“飞光耀目动权贵,明驼领取出梅关”则暗示了砚台作为艺术品的价值,它不仅能够吸引权贵的目光,还能跨越地理界限,传递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诗中还提到了砚台的材质与色彩,“紫羊迎刃露肝胆,鸲鹆披沙偷觑眼”、“青花绚采烟雾霾,黄龙吐气卿云烂”,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砚台的材质之美,也寓意着山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最后,“三瞻四顾几经营,一圆一方胥有情”、“婆娑火蜡发光怪,皮肤剥落存晶莹”等句子,进一步强调了山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致与专注,以及他对作品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晴窗疏注娲皇书,炼石补天天敛衽”等意象,象征着山人作品的神圣与超越,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山人的精湛技艺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表达,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其五

不问无言与有言,香山何事解闻禅。

须知篆缕摇空处,便是重重说万缘。

(0)

题白沙驿壁

未忍歌归去,行当献子虚。

自嗟渥洼种,垂耳服盐车。

(0)

句·其一

但见金华仙伯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0)

赠陈成季

两公待我以国士,是时公亦同在门。

今日江头看使节,令人泪湿汉江云。

(0)

师节受业师慈慧公喜草书得海老琴诀之妙以医隐于会稽比以草书四诗招师节归山师节次其韵报之余亦为赋四首·其二

肘后神方济物深,得之于手应之心。

好山不惜能分客,岁晚当容支道林。

(0)

和不愚兄庵颂三首·其二

四海归来坐太平,莫令华雨恼空生。

归云无事朝犹卷,老马休心夜不鸣。

胜处林泉九节杖,闲中日月二升铛。

晓来乞火打庵户,想见春风一梦惊。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