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
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
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
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
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所作的《封仲坚挽词(其二)》。段克己以诗文见长,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封仲坚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句“窀穸无时旦”,以“窀穸”指墓穴,暗含死亡之意,“无时旦”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接下来的“行年甫过先”,点明封仲坚去世之早,令人惋惜。
“归心终莫遂”一句,表达了对封仲坚未能实现心中愿望的遗憾。而“遗恨竟空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的无法弥补,情感深沉而悲凉。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这里提到的“伯道”和“中郎”可能是借指封仲坚,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封仲坚虽有名声但事业未竟的感慨。
最后,“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素书”可能是指未完成的著作或遗稿,“理残编”则是整理这些未完成的作品。这句话表达了对封仲坚遗作未能完成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后人整理遗作,传承其精神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神龙异凡马,头角要须敛。
邦公七岁时,惊耳一语险。
悟身非常住,风日过河减。
峥嵘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刚不吐焰,已落天魔胆。
一派感慈中,无波寒湛湛。
是波本非水,无以瓦砾点。
低枝竞听法,草木有情感。
作解受群邪,珷玞疑琬琰。
居然身出定,面目本来俨。
而我久尘劳,见之良内慊。
周侯老词句,太华耸而黯。
自说少苦心,修涂肆穷览。
李侯遗世事,不琢元无玷。
文采丽春葩,百牍交千椠。
顾惭土炭嗜,畏疾非羞俭。
望不见水端,譬河还少贬。
请佩伯阳言,吾非勇于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