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公既罢官,人弃理亦贱。
殷勤莫署门,交情不必见。
翟公既罢官,人弃理亦贱。
殷勤莫署门,交情不必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漫成(其二)》。诗中通过翟公罢官后人们态度的转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翟公既罢官,人弃理亦贱”,以翟公罢官后人们的态度变化为引子,揭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冷暖。罢官后的翟公,原本与他交往的人们纷纷疏远,甚至不再顾及往日的情谊,体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势利现象。
接着,“殷勤莫署门,交情不必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告诫人们,对于那些曾经热情相待的朋友,如今不必再刻意去维护门户,也不必急于相见。这不仅是对翟公遭遇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翟公这一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世态的炎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舟子厌牵挽,峻濑凌风湍。
烟霏丽初日,水气生早寒。
鹾物直六伯,始叹生理难。
一月不食肉,悽然对盘餐。
客程方浩渺,念此道里赊。
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
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
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渊明佳致在篮舆,子以名亭德不孤。
异代颇能同臭味,休年犹得见规模。
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
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