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一树花,五年于此驻高牙。
不随红药矜春色,为爱霜筠耐岁华。
四塞风沈天籁寂,半庭月冷市尘赊。
临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十万家。
天上人间一树花,五年于此驻高牙。
不随红药矜春色,为爱霜筠耐岁华。
四塞风沈天籁寂,半庭月冷市尘赊。
临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十万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扬州官满辞后土题玉立亭》,通过对玉立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扬州任职期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祝福。首句“天上人间一树花”,以奇特的比喻,将亭子比作盛开的花朵,既显其美丽,又寓含时光流转之意。次句“五年于此驻高牙”,点明诗人在此地任职已五年,暗示了对这段经历的怀念。
“不随红药矜春色,为爱霜筠耐岁华”两句,诗人赞美亭子如红药虽美,但不炫耀春光,而是像霜筠那样坚韧耐寒,寓意自己坚守品格,不因岁月流逝而改变。接下来,“四塞风沈天籁寂,半庭月冷市尘赊”,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清冷的月色,烘托出玉立亭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意境。
最后两句“临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十万家”,在离别之际,诗人向亭子表达深深的祝福,希望它能带给每一个前来的人平安,同时借一柱清香象征着自己的美好祝愿能够普照万家。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个人仕途的感慨,又有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