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祖道篮舆亭》
《题祖道篮舆亭》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渊明佳致在篮舆,子以名亭德不孤。

异代颇能同臭味,休年犹得见规模。

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

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lántíng
sòng / chùquán

yuānmíngjiāzhìzàilánmíngtíng

dàinéngtóngchòuwèixiūniányóujiànguī

guàyánmíngyuèliáokānwènzuòqīngfēngdài

diǎngòngdòuxīngláinéngbǎipiān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篮舆:古代一种竹制轻便车辆。
名亭:用陶渊明的名字命名的亭子。
孤:孤单,这里指美德的独特但被人认可。
异代:不同的时代。
臭味:此处指志趣相投。
规模:风格和气度。
挂檐明月:屋檐下的明亮月光。
聊堪问:足以用来交谈或询问。
典衣:典当衣物。
一斗:一斗酒。
兴来:兴致勃勃的时候。
赋:写作,此处指写诗。
翻译
陶渊明的雅趣体现在竹篮车中,你用他的名字命名亭子,美德并不孤单。
不同的时代里,人们也能共享相同的趣味,退休之年还能欣赏到你的风格和规模。
屋檐下明亮的月光足以询问,清风入座无需召唤。
我愿意典当衣物换得一斗酒,兴致来时能写出上百篇诗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篮舆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渊明佳致在篮舆”即设定了一个宁静、清雅的环境,"子以名亭德不孤"则表明这位隐者虽身处深山,但他的美德与名声并未因此而受遮蔽。

接下来的“异代颇能同臭味”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年代的人能够共享、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的信念。"休年犹得见规模"则透露了一种时间流转与永恒的对比,尽管岁月悠长,但自然的壮丽景观依旧可见。

中间两句“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与自然交流的情景。"挂檐明月"形象生动,"聊堪问"表达了一种随意而自然的询问态度;"入坐清风"则是诗人体验到清风拂面,不需召唤即至。

末尾两句“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自足以及创作的热情。"我欲典衣供一斗"可能暗示着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而"兴来能赋百篇无"则表达了一种灵感如泉涌出的状态,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精神寄托以及个人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还家晚坐

最厌长为客,还家秋雨中。

饥容叹妻子,败叶理梧桐。

俗觉今时换,人怜前辈空。

青青一双眼,落日送冥鸿。

(0)

城破领老妻逃入仙游胡岭二首·其二

触目惊犹故,逢茅伏自遮。

扶行衣尽刺,衰削面如瓜。

桥断深宜厉,途昏曲恐差。

斜风飘细雨,啼杀未栖鸦。

(0)

答陈鸣野社友

十年赤县频为吏,一疏中朝便落官。

劳寄音书知梦在,细筹世路念归难。

马蹄最识边沙苦,雁影犹惊塞月寒。

词客幸能怜旅况,玉门应为赋生还。

(0)

得应职方书以诗答之

郎署飞符日,题书问谪居。

自因乡思到,翻觉旧交疏。

塞月尘沙里,边风鼓角馀。

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鸾舆。

(0)

观暨侍中园

常侍菟裘地,停车试一过。

草凄幽砌冷,云白远山多。

过午移花影,因风听鸟歌。

小塘春水满,犹是旧恩波。

(0)

纪赐四十首·其二十四赐鲜藕

芙蓉别殿晓风凉,玉井灵根出水香。

荐熟方闻开寝庙,赐鲜已见布朝堂。

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

忆昨金鳌桥上望,红衣翠盖满银塘。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