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吟边积战尘,息机空羡汉阴人。
祇园腊度恒沙劫,茅屋秋归四壁贫。
冷月庭中垂橘柚,闲花门外落荆榛。
只今马队多名士,谁拟从君颍水滨。
横槊吟边积战尘,息机空羡汉阴人。
祇园腊度恒沙劫,茅屋秋归四壁贫。
冷月庭中垂橘柚,闲花门外落荆榛。
只今马队多名士,谁拟从君颍水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江夏隐士艾木田的深切怀念与向往之情。首句“横槊吟边积战尘”以“横槊吟”这一古代文人吟诗作赋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而“积战尘”则暗含了对战争与纷扰世事的感慨。接着,“息机空羡汉阴人”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将自己与汉阴人(指汉代隐士)相比较,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祇园腊度恒沙劫”一句,运用佛教中的“祇园”和“恒沙劫”来象征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深远,强调了诗人度过岁月之久,见证了无数变迁。而“茅屋秋归四壁贫”则通过简陋的居所和贫寒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朴素与淡泊。
“冷月庭中垂橘柚,闲花门外落荆榛”两句,以月光下的庭院和门外的荒芜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环境的描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只今马队多名士,谁拟从君颍水滨”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众多名士的感慨,以及对能够追随艾木田隐居于颍水之滨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情感。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
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
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竞何为,十驾晞后尘。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饮,叹息无与亲。
问道伯昏室,何人独知津。
各在天一方,泪落衣上巾。
归休可共隐,山中复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