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恨同》
《恨同》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恨同枉渚频潮汐,情与游丝斗短长。

垂钓蛮童缘底泣,难将心事问何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èntóng
sòng / cháoshuōzhī

hèntóngwǎngzhǔpíncháoqíngyóudòuduǎncháng

chuídiàomántóngyuánnánjiāngxīnshìwènláng

翻译
心中的怨恨如同被潮水反复冲洗的荒岛,情感纠缠如同游丝般忽长忽短。
垂钓的小童为何哭泣,我难以向他倾诉内心的秘密。
注释
恨:怨恨。
枉渚:荒岛或偏僻之地。
频潮汐:反复的潮汐。
情:情感。
游丝:极细的蜘蛛丝,比喻情感的细微和飘忽。
斗短长:较量长短,这里指情感的起伏不定。
垂钓蛮童:垂钓的小童。
缘底:为何,什么原因。
泣:哭泣。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秘密。
何郎: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一种泛指。
鉴赏

这首诗以"恨同"为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和难以言表的苦闷。首句"恨同枉渚频潮汐",通过描绘枉渚(偏远或荒凉之地)频繁的潮汐,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以及心情的起伏不定,如同潮水般时起时落。

次句"情与游丝斗短长",运用比喻,将情感比作飘忽不定的游丝,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和难以捉摸,仿佛在与短暂而脆弱的生命力相抗衡,试图寻找一丝寄托。

"垂钓蛮童缘底泣",诗人将视线转向一个垂钓的孩童,他的哭泣可能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对自身境遇的共鸣。孩童的哭泣可能是无意识的,却恰好映射出诗人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一句"难将心事问何郎",诗人感慨自己难以向他人倾诉内心的苦闷,"何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但即使是这样亲近的人,也无法真正理解他深藏不露的心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借助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孤独感。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元夕

光摇星斗下晴霄,云拥三山驾六鳌。

忆得频年天上看,佩珂归去月轮高。

(0)

晚至石潭遇孤鹤怀仙

洞口拾瑶草,石流正淙淙。

寻源信轻策,一径披鸿濛。

攀缘杂花岛,乱聒松桂风。

石床留片云,玉镜莓苔空。

少焉群壑静,落景明西峰。

独鹤何处来,舞影寒潭中。

因之想长驭,乘化入无穷。

(0)

鬼谷子

纷纷兵法漫相传,鬼谷书成秪数篇。

不见济民兼利物,只闻孙氏蹙庞涓。

(0)

程乡学生钟宏求社学记赠之

千里来携欠一图,东南村构几模糊。

人扶世教何妨切,老向斯文自愧疏。

云谷许还徽国主,周溪流到长官居。

秋风海上无穷意,也向程乡社学书。

(0)

偶得示诸生·其二

江云欲变三秋色,江雨初交十日秋。

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

(0)

题梅

吴山绕舍栽奇卉,几树凌寒绽繁蕊。

同云黯黯天茫茫,朝来素萼添粉妆。

缤纷六出乱飞舞,似与五出争妍芳。

水边沙际失疏影,野外风前飘暗香。

徐君想是罗浮客,惯貌花容染花色。

酒酣兴适弗自珍,贵士幽人皆觅得。

兹图所写尤精神,正开侧吐俱逼真。

冰肌清瘦最耐冷,玉质轻盈不受尘。

费侯吾知聊托意,展玩追怀旧游地。

遥忆逋仙莫可招,虽逢驿使那堪寄。

眼中画手多凡庸,八十之年老更工。

岂必西湖船里看,闲斋坐对胜推篷。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