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这首诗描绘了舟中宴饮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树影离离河水流”,以静谧的树影和流动的河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使君载酒泛沧洲”一句,点明了宴饮的主角和地点,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千山之上的景象,以及宴饮者在船中闲适的状态,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天地之中,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以夜晚的孤独与鸥鸟的梦境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愁,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中宴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
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才听又远。
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
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搴帷意懒。
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倚朱檐,渐垂缨似豆,莺嘴正偷含。
珠唾脂匀,珊悬网碎,深夜圆映冰蟾。
倩纤指、楼阴细摘,误惊认、红染玉葱尖。
檀口香销,青衣梦杳,歌老何戡。
因念长安人远,伴飞花清宴,瘦笋同拈。
路熟斜街,盘分紫禁,何日遥寄筠篮。
料还记、鲥鱼乍上,数乡味、低唱望江南。
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