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外、丝丝缕缕。也似楼头,个侬情绪。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
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
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
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
小楼外、丝丝缕缕。也似楼头,个侬情绪。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
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
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
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
这首《长亭怨慢·春雨》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雨中细腻的情感与景象。
开篇“小楼外、丝丝缕缕”,以轻柔的笔触描绘出春雨绵绵的情景,仿佛是楼外细雨如丝,缠绕不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也似楼头,个侬情绪”将雨丝与人的思绪相联系,暗示着雨中的情感如同楼头女子的心绪一般,细腻而复杂。
“搅幕萦帘,惹人愁恨甚时住。”进一步渲染了雨中愁绪,雨丝搅动帘幕,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让人难以摆脱。紧接着,“夜香笼袖,妆才罢、天还暮。”夜色渐深,香烟缭绕,女子刚刚卸下妆容,却仍感时光之暮,增添了几分无奈与寂寞。
“拟细炙鹅笙,笙亦为春寒,凤嘴偏努。”这里通过拟想吹奏鹅笙来表达内心的寒冷与挣扎,即使是在春寒之中,笙的声音也显得格外凄凉,凤嘴的偏斜更添了几分哀婉。
“小屏风几叠,瞥见重重南浦。”通过小屏风的描绘,展现了南浦的景色,暗示着远方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南浦常被用来象征送别之地,此处通过“瞥见”二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因思江上,算今夜、有人羁旅。”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远方的羁旅之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与思念。接下来,“纵有日、赊到春晴,晴不得、腮边红雨。”即使未来有晴朗的日子,也无法抹去心中的愁云,比喻情感的深厚与持久。
最后,“怎能勾、梨花门掩,双双笑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希望能在梨花盛开之时,与心爱之人共享欢笑,但现实的愁苦与分离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雨中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特色。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鯈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