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

青门独出空归鸟,紫陌相逢尽醉人。

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rénxiàběiyóugǎn怀huái
táng / pín

shèngdàiwèizhìshēnshuízhīyòubiélíngchūn
qīngménchūkōngguīniǎo

xiāngféngjìnzuìrén
jiāngdǎoxúnchuídiàoyuǎnsāishānláijiàntóupín

qiěgòngbiānchéngjiǔtáojiāyǒubáilún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儒家学者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谁知道又要离开这五陵的春天。
独自走出青门外,只见归鸟空飞;在繁华的街头相遇,人人都已醉倒。
我前往江岛寻找那遥远的垂钓之地,每当看到塞山,抬头次数就增多。
暂且一同畅饮边城的酒,何必一定要像陶渊明那样拥有洁白的钓鱼线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名为《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能够以仁德治国、安身立命的时代感到怀念,而自己却又不得不在五陵(即长安城附近,历来多士族子弟之墓)的春天里告别。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无奈。

"青门独出空归鸟,紫陌相逢尽醉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京城中游历时的情景。“青门”通常指代官宦之家,“独出”则表现了一种孤单与寂寞。而“空归鸟”则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气氛。相比之下,“紫陌”(即皇宫附近)里的友人相逢,皆是一副醉酒的情形,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也可能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

"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旅途生活。他到达江岛,寻找那些渔人之所,表现出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而“塞山来见”则透露出诗人在边塞地区的游历,每每抬头都是对远方的眺望和无尽的思索。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约共饮,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漉边城”即是边塞之地,“共漉”则是在那边远的地方一起品尝酒的乐趣。而“何必陶家有白纶”则是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并不在意那些外在的荣华富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情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送渐侍者

难为慈母道,养子自应知。

信伏丛疑日,瞋多在喜时。

去惊秋陇早,归讶雪堂迟。

风雨百年暂,寒山影未移。

(0)

栖贤山居十首·其十

山中常作梦,梦里不知山。

双屦随人去,千门得食还。

夜泉寒竹簟,秋月白柴关。

同道如相忆,归来共学顽。

(0)

道中忆止言澹归

匡山计日至,京口望人来。

几时同到岸,扶我一登台。

群雁惊风起,孤舟乘月开。

章江寒色动,无那暮砧哀。

(0)

泊韶石四更见月

山月出残夜,清波寒照人。

推篷惟独坐,高咏孰为邻。

塔影看何似,江声闻最亲。

村鸡催曙色,烟棹又前津。

(0)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其一

生平多慷慨,死国在儒林。

父子情偏重,君臣义独深。

碧潭今日事,明月古人心。

俯仰堪谁语,一堂玄对森。

(0)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九

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

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

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

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

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

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