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断僧通状》
《断僧通状》全文
唐 / 李翱   形式: 四言诗  押[卦]韵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ànsēngtōngzhuàng
táng / áo

shàngsuìtóngèrshíshòujiè
jūnwángcháobài

kǒuchēngpíndàoyǒuqiánfàngzhài
liángjuéshíxiàdiéchūdōngji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贪婪、背弃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和尚形象。"上岁童子,二十受戒"表明这个人年轻时就出家为僧,接受了佛门的戒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并未坚守这些戒条。"君王不朝,父母不拜"则揭示他既不忠于国王,也不敬自己的父母,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其不孝、不忠的行为。

接着的"口称贫道,有钱放债"进一步刻画了这个和尚的贪婪本性,他虽然嘴上说着清贫,但实际上有钱时却选择放高利贷,榨取他人。最后两句"量决十下,牒出东界"可能是在描述他的某种处罚或流放,这里"量决"可能是指对他的罪行做出了判决,而"牒出东界"则意味着他被驱逐出了某个区域或界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尚的外表与内心,揭示了佛门戒律与现实行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批评了当时社会中部分僧人的不轨行为。

作者介绍
李翱

李翱
朝代:唐   字:习之   籍贯: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   生辰:772年—841年

李翱(772年—841年),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凉李暠后裔,北魏李冲十世孙。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亦师亦友。在思想上,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猜你喜欢

追和苏养直饭牛歌

时来富贵非所忧,公卿何必皆黑头。

力田孰若逢有秋,异哉宁戚亲饭牛。

商歌未绝惊齐侯,遂从仲父盟葵丘。

勋业无闻死不休,磻溪有叟垂直钩。

(0)

送徐次公罢历阳任归三衢

闻说家书赋鹡鸰,归欤难弟见难兄。

接联本作二年调,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国一犁春雨足,长江三板暮潮平。

烂柯况是神仙宅,招隐诗成好寄声。

(0)

苏台悯农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0)

王母祝语.蟠桃花诗

蕊珠仙子驾红云,来说瑶池分外春。

道是当年和露种,三千花实又从新。

红云元透西昆路,青鸟衔枝花颤舞。

薰风初动子成初,消息一年传一度。

(0)

读东坡和陶诗有感

北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

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0)

清平乐·其四春晚与诸君饮

杯深莫厌。强看桃花面。记约阳和初一线。

便恁芳菲满眼。明年春色重来。东堂花为谁开。

我在芦花深处,钓矶雨绿莓苔。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