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
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北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
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王义山的作品,题为《读东坡和陶诗有感》。诗中“北门西掖傍丹墀”一句,描绘了诗人阅读时的环境设置,北门西侧的丹墀(即用丹砂铺设的台阶或道路)旁边,或许是书房、亭阁之类的地方,给人以宁静雅致的感觉。"此正坡仙得意时"一句,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苏轼(东坡)的诗歌,感到十分惬意和共鸣,因为“坡仙”是对苏轼的一种尊称,表示苏轼超凡脱俗,如同仙人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则流露出诗人的幽默感。惠州饭在当时可能有“难以下咽”的说法,但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对苏轼和陶渊明诗歌的喜爱,即使是再普通、再不起眼的事物,也能被赋予深意,成为诗中美好的材料。这里的"和陶诗"可能指的是模仿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或是与之交流思想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阅读苏轼和陶渊明作品时的心境,以及他对于诗歌创作、生活态度的独特看法。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清辉灵气斗牛充。
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寒更支坐烛跋红。
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谁错砻。
翁今岿然鲁灵殿,砥柱一叶万仞中。
朅来访我维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
惊呼绝叹吾道厄,客卿颖士委蒿蓬。
灶煤苇管不足用,宣城黟水无良工。
奈何盲卒乘钝马,欲写杰作称词雄。
赠公撒雷挥电施敏手,馀事渲染文字如飞虫。
我生哀伤所欠死,十年破砚烟雨濛。
一朝洗眼获玉句,金膏水碧浸方瞳。
翰墨场中身老大,期公盛气晚霞同。
峥嵘素论犹激烈,始信迂儒曲学如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