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送杨亭玉学博之任江浦和梁棠村先生》
《金菊对芙蓉.送杨亭玉学博之任江浦和梁棠村先生》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棠邑名城,秣陵剧县,鳣堂坐对晴秋。

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

扶风绛帐生徒盛,环讲舍、锦瑟红篝。

图书四部,才华六代,冠冕南州。罨画暂尔淹留。

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盼离亭霜叶,黄重丹稠。

之官一水携家便,喜烟江、乍稳阳侯。

别来锦字,好寻双鲤,频溯中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杨亭玉学博前往江浦任职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开篇以“棠邑名城,秣陵剧县”点明地点,以“鳣堂坐对晴秋”渲染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扶风绛帐生徒盛,环讲舍、锦瑟红篝”两句,借用了古代教育的典故,赞美杨亭玉学博在教育上的成就与影响。“图书四部,才华六代,冠冕南州”,进一步赞扬其学问渊博,才华横溢,为南州之首。

“罨画暂尔淹留。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盼离亭霜叶,黄重丹稠”,以霜叶的色彩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之官一水携家便,喜烟江、乍稳阳侯”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新职位的祝福,同时也透露出对江水的亲近与喜爱。“别来锦字,好寻双鲤,频溯中流”,最后以书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常通信息,让思念得以慰藉。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刘安峰方伯考满之京二首·其二

外臣天贷巢由老,四岳欣逢尧舜仁。

昨夜因公还作梦,梦随公去拜枫宸。

(0)

赠周生阶自安福无仆而来

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

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0)

辛亥腊月十八日初得上唐精舍之地于张氏以上塘作上唐盖有三唐焉帝尧为上唐李唐为中唐若五代之唐斯为下矣偶得三绝以纪其胜云·其一

白云洞口上唐村,似有唐尧旧俗存。

凿井耕田忘帝力,十家鸡犬共篱门。

(0)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其三

掉臂安行更不疑,千秋遗叹未之思。

即思仁在其中矣,不是他乡外至之。

(0)

代简答葛子东上舍因道及唐内翰同致意二首·其二

凭君多谢唐荆川,若泛荆川慎上船。

弄月吟风一条路,濂溪伊洛是真传。

(0)

和蒋道林登飞云至玉女峰而还解之·其一

留与飞云一半花,来春还拟返云车。

挥鞭直上通云界,不踏峰头未到家。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