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抚石甃,已爱冽且泚。
今探若冰洞,更识泉在此。
牝谷孕灵液,乳穴淙神髓。
九夏其中寒,而况三春尾。
不可以久立,岩斋聊徙倚。
展书悟为学,进步讵可止。
澄怀对有源,静观怀无始。
斯固太古然,何乃称陆子。
我昔抚石甃,已爱冽且泚。
今探若冰洞,更识泉在此。
牝谷孕灵液,乳穴淙神髓。
九夏其中寒,而况三春尾。
不可以久立,岩斋聊徙倚。
展书悟为学,进步讵可止。
澄怀对有源,静观怀无始。
斯固太古然,何乃称陆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若冰洞的奇遇与感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内泉水的独特魅力和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首句“我昔抚石甃,已爱冽且泚”,诗人回忆起过去抚摸石砌的井壁时,就已经被其清凉和清澈所吸引。接着,“今探若冰洞,更识泉在此”则引出此次探访的主题——若冰洞中的泉水。通过“牝谷孕灵液,乳穴淙神髓”两句,诗人形象地描述了泉水源自深谷,如同乳穴中流淌着神妙的精髓,充满了生机与灵性。
“九夏其中寒,而况三春尾”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清凉,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寒冷,更何况是在春末这样的温和季节。这不仅赞美了泉水的特质,也暗示了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不可以久立,岩斋聊徙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短暂驻足,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随后,“展书悟为学,进步讵可止”则将自然界的启示与个人的学问追求联系起来,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和学习,追求更高的境界。
“澄怀对有源,静观怀无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通过观察泉水的源头,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其根源,而这种反思是无尽的。最后,“斯固太古然,何乃称陆子”则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认同,认为这一切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应仅归功于某个人,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若冰洞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在智慧的深刻感悟。
轧轧肩舆上剑门,春和身健快于奔。
风翻红雨摧芳信,山带青烟入烧痕。
领略物华无好句,破除旅思有清樽。
高人喜与松风接,莫遣梨花到梦魂。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睡觉莺啼晓。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
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
任拍手、儿童争笑。
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
歌韵歇,唤苏小。神仙路远蓬莱岛。
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
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
付乐事、与他年少。
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沈香亭北何时召。
心未惬,鬓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