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月光洗刷着高大的梧桐树,露珠点缀在幽深的小草上,宝钗楼外的秋意浓重。土生花朵沿着翠绿的墙根绽放,萤火如同微小的灯笼挂在墙阴处。诗人静静聆听着夜晚的寒风声响,音调断续,带着凄凉和悲伤。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儿时记得的往事,那时候曾经呼唤着灯火,灌注在泥土的孔洞中,步履缓慢地跟随着声音。尽管身体已经被满布的花影环绕,但依旧自觉地追寻那些过往。
诗人携带着对往事的追忆,走向华丽的堂前,与人嬉戏斗玩,那些小巧精致的亭台上装饰着金色的妆容。然而现在,只是轻声地说了算,从水渠边的床下,凉爽的夜晚伴随着孤独的琴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记忆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怀和深沉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抒情性质的佳作。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愿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瑰奇。
悬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馀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攲枕听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