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似远林,一往觉情深。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
为爱萧疏景,移樽对夕阴。
幽居似远林,一往觉情深。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
为爱萧疏景,移樽对夕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远的幽居图景。诗人以“幽居似远林”开篇,将居住之所比作远离尘嚣的深林,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一往觉情深”一句,点明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深切情感,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鸟去花犹落,风来松自吟”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鸟儿飞去后花朵依然飘落,以及风吹过松树时松涛的自然吟唱,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这里的“花犹落”和“松自吟”,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澹云高士志,孤月野僧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相融合。淡云象征着高士的志向,孤月则映照出野僧的内心世界,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为爱萧疏景,移樽对夕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简朴景色的喜爱之情。他愿意将酒杯移至窗前,面对夕阳的余晖,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努力。
综上所述,这首《幽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南国伤谗,西洲怨别,泪痕淹透重衾。
一笛飞来,关山何处秋声。
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费猜寻,乍道向兰奴,气息氛氲。
多愁公子新来瘦,也何曾狂醉,绝不闲吟。
璧月三圆,江南消息沈沈。
魂消心死都无法,有何人、来慰登临。
劝西风,将就些些,莫便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