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
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才听又远。
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
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搴帷意懒。
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
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才听又远。
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
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搴帷意懒。
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这首清代杜文澜的《齐天乐·络纬》描绘了一幅秋夜深闺的画面。开篇“井阑啼碎金梧影”,以井栏边梧桐叶的破碎声,烘托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声声羂愁难断",络纬(纺织娘)的鸣叫仿佛牵动着主人公的心弦,愁绪难以割舍。
接下来,“竹簟邀凉,瓜藤架月”描绘了户外的清凉与宁静,然而“烟外不胜清怨”又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深深哀怨。络纬的声音时近时远,如同“幽涧哀弦,被风吹转”,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借喻络纬的纺织,暗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却只能独自承受,无法编织成实际的信物传递情感。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写主人公在深夜里对着孤灯,试图寄托相思,但无人可寄,只有机器般的纺织声陪伴。“残夜相伴”、“露湿侵篱,星寒映杼”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她甚至怨恨自己织出的回文(反复的词句)零乱无序。
最后,“搴帷意懒”表达出主人公提不起精神,连揭开帘幕的兴致都没有。她没有宋玉(古代多情诗人)那样的才情,只是“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独自承受这份深深的相思之苦,眼泪打湿了翠色的管乐器,增添了悲凉的音乐效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