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出新亭诗》
《晚出新亭诗》全文
南北朝 / 阴铿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0)
注释
离悲:离别的悲愁。
盖:车盖。
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
云昏:指云雾迷漫。
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戍:防军驻守处。
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讵:怎,岂,难道。
翻译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景象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离别之悲、边塞之寂寞与归乡之无奈。

"大江一浩荡" 直接点出了宏伟的大江,它的浩荡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壮丽写照,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离悲足几重" 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离愁,这种离愁如同大江一般深不可测,层层叠叠。

接下来的"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潮水退去后,如同覆盖一切的大浪;云雾缭绕,山峰也不再清晰可见。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增强了诗中的意境。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使人联想到边塞的寂寞。远处的军营中,只有战鼓的声音传来;而在这荒凉的山野里,只有松树孤独地站在那里。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塑造了一种边疆的萧瑟氛围。

最后,"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无奈与迷茫。这里的“九十方”指的是归途中的艰难险阻,而“归途讵有踪”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乡道路的迷失和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边塞之感以及对归乡路途的无奈。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又不失壮阔。

作者介绍
阴铿

阴铿
朝代:南北朝   字:子坚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生辰:约511年-约563年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
猜你喜欢

代柬苏佥

七十收身古战场,归来八十更康强。

酒阑庭户秋光好,想见诗成一缕香。

(0)

浣溪沙.木犀

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年分种小山家。

九秋风露溢窗纱。

密密翠罗攒玉叶,团团黄粟刻金花。

一枝归插鬓云斜。

(0)

邀赵行之陈敬叟未至四韵速之

一别亲朋岁月催,衿连袂属肯俱来。

交情聊叙慇勤意,野蔌随宜三两杯。

新月窥檐频起顾,清风动竹几惊猜。

碧云日暮山环合,伫立柴扉首屡回。

(0)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八

寻春山径坐班荆,食罍芳尊后乘并。

觞咏随宜无限趣,尘嚣不到有馀清。

风流天赋幽閒态,寂寞霜明冷澹情。

若把春葩归品藻,此花端的冠群英。

(0)

将口道中

沙平路软足力健,麦细桑柔春意深。

绿水一湾浮野鶒,青山两岸唤幽禽。

(0)

和张政仲见寄三绝·其二

故人别去复一月,三绝诗章寄我来。

我有青州四从事,已令挈至待君开。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