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八》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八》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寻春山径坐班荆,食罍芳尊后乘并。

觞咏随宜无限趣,尘嚣不到有馀清。

风流天赋幽閒态,寂寞霜明冷澹情。

若把春葩归品藻,此花端的冠群英。

(0)
翻译
在寻找春天的山路上,我坐在荆棘丛中,享受过美食和美酒后才启程。
饮酒赋诗,随性而为,乐趣无穷,远离尘世喧嚣,心境格外清静。
他天生风流,拥有闲适的气质,在寂静的秋夜中,情感显得淡泊而深沉。
如果要评价这春天的花朵,它无疑在群花中独占鳌头。
注释
寻春:寻找春天。
山径:山路。
班荆:坐在荆棘上。
食罍芳尊:享用美食和美酒。
乘并:随后出发。
觞咏:饮酒赋诗。
随宜:随性。
尘嚣:尘世的喧嚣。
馀清:余下的清静。
风流天赋:天生风流。
幽閒态:闲适的气质。
寂寞霜明:寂静的秋夜。
冷澹情:淡泊的情感。
春葩:春天的花朵。
品藻:评价。
冠群英:在群花中居首。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快意时光的珍惜。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的喜悦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野春游图。

"寻春山径坐班荆,食罍芳尊后乘并。"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寻找春色的情景,坐在满是花草的小路上享受美酒佳肴,然后骑着马(或其他交通工具)继续前行的画面。这里的“班荆”指的是野径旁丛生的荆棘,而“食罍芳尊”则意味着在春天的野外用精美的器皿享受美酒,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品味。

"觞咏随宜无限趣,尘嚣不到有馀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乐趣和宁静。他随心所欲地吟咏诗词,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上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纯洁。

"风流天赋幽閒态,寂寞霜明冷澹情。"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山野之美,诗人赞美自然界赋予这片山谷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清晨的霜露中显得尤为明显。

"若把春葩归品藻,此花端的冠群英。"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所见之花的赞美,诗人将这些春天的花朵比作珍贵的丝织品(品藻),并认为这花中最美的一枝能胜过众多其他美丽之物,成为最上乘的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野游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岁暮书所见

老苍到此际,无意作冬天。

山冻颜先活,冰悬腹不坚。

雪飞勾细雨,春近逼残年。

若与梅花隔,斯愁未坦然。

(0)

饮酒四首·其三

睫常在目前,如何目不见。

死常随我身,如何我不患。

好高穷远深,至近反忽慢。

谁知衽席间,而乃即天汉。

万古亦非遥,一息长无算。

老彭与殇子,寿夭相等看。

静观蜉蝣羽,可同白石烂。

(0)

抱孙之食市中

何室炊红粟,谁家具绿尊。

频游双屦弊,生计一瓢存。

任尔呼牛马,随予爱犬豚。

绝交书未上,为客老荆门。

(0)

姚太史自钱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无事索赋

相公送客过钱塘,移得苍松数尺长。

枝带故山寒雨色,根分新壤茯苓香。

舟中偃盖幢幢势,眼底凌云寂寂芳。

归去琴书堂上坐,种来无处不生凉。

(0)

岁暮

越客好游当岁暮,草堂习静自情亲。

闭门觅句留残腊,倚杖看山待早春。

鸟雀入林知有我,烟霞为伴若无身。

何当别去西湖上,万树梅花刺眼新。

(0)

宿润州半月再入金陵留别姚麓居道纪

半月斋居道士家,碧桃千树吐春霞。

今朝送别江边市,马上停鞭看落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