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峰堆绿。夜来经雨,浑似膏沐。
飞泉怒泻崖谷,悬霜练□鸣苍玉。
虎迹岩前过处,踏破翠苔褥。
听啼鸟,山北山南,树杪残云自相逐。
蓬门昼掩稀来躅。称幽人、独步看新竹。
移床松下零露,三四点、怎沾缃轴。
日永如年,况是身闲不受拘束。
休妄想、鹓鹭朝班,聊且伴麋鹿。
螺峰堆绿。夜来经雨,浑似膏沐。
飞泉怒泻崖谷,悬霜练□鸣苍玉。
虎迹岩前过处,踏破翠苔褥。
听啼鸟,山北山南,树杪残云自相逐。
蓬门昼掩稀来躅。称幽人、独步看新竹。
移床松下零露,三四点、怎沾缃轴。
日永如年,况是身闲不受拘束。
休妄想、鹓鹭朝班,聊且伴麋鹿。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雨霖铃·夏景》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山林的清新景象。"螺峰堆绿"四字形象地写出山峰在雨水滋润后显得更加翠绿,仿佛堆积着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飞泉怒泻崖谷",运用比喻,形容泉水从山崖上奔腾而下,声音如霜白的练布在青玉般的崖壁上回荡,展现了瀑布的壮观。
"虎迹岩前过处"暗示了山中野生动物的活动,增添了自然生态的气息。"听啼鸟,山北山南,树杪残云自相逐"描绘了鸟儿的鸣叫和山间云雾的流动,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诗人独自漫步,欣赏着新竹生长,生活简静而自在。
"蓬门昼掩稀来躅"表达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寂,"称幽人、独步看新竹"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与宁静。松下品读,零露沾湿书籍,更显其心境的淡泊。"日永如年,况是身闲不受拘束"表达了诗人对悠闲无拘无束生活的深深满足。
最后,诗人以"休妄想、鹓鹭朝班,聊且伴麋鹿"收尾,流露出不慕名利,甘愿与山林为伴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的山林景色,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