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这首明代杨基的《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其三)》描绘了诗人随着年事渐长,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心境的淡泊。首句“渐老爱秋光”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深情厚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理解也更加深沉,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升沉得失。
接下来的“升沉意两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超脱的心态,他已经看淡了人生的起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雁鸣和虫声在诗中被赋予了情感,"雁声偏到枕"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寂静和孤寂,而"虫响故依床"则增添了生活的自然气息。
第三联“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通过描绘雨打薜荔和霜降芙蓉的景象,展现了秋日的凄清之美,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转和岁月沧桑之感。最后一句“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以故园的菊花自比,虽然凋零,但香气依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淡淡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
远均天雨露,全抚越封疆。
早振连城价,尝陪照乘光。
宦途更险易,人事变炎凉。
遽喜輶轩至,同期远俗康。
交情重推致,民意乐舒长。
况有江山助,无怀节物伤。
樽前且欢醉,一别久相望。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
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消忧。长揖飞鸿旧月。
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端溪有石紫玉润,未遇良工失追琢。
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
灊山道人请归治,要使墨池少开拓。
每烦健步远来徵,事必不然空臆度。
子如不忘一块顽,予亦敢负千金诺。
会令合浦看还珠,岂忍荆山长抱璞。
一毫不敢我非有,万顷难量子宜学。
闻道年来好说禅,初机最忌多贪著。
认为己有已大谬,久假不归非爽约。
均之在此犹在彼,弟兄四海何曾各。
笑倾万斛付江流,所有尽空心境廓。
请对使者一斧碎,与公少解贪痴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