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未解市婆娑,种种痴愁自恨多。
简点侬身底事可,问卿何故不飞梭。
生平未解市婆娑,种种痴愁自恨多。
简点侬身底事可,问卿何故不飞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羊城秋怀十绝》中的第二首,题为“生平”。诗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惑与自我反思的情感。
首句“生平未解市婆娑”,诗人感叹自己一生未能理解世俗的繁华与喧嚣,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接着,“种种痴愁自恨多”一句,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自己陷入痴情困扰的自责。诗人通过“痴愁”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纠缠与挣扎。
“简点侬身底事可”,这一句转而询问自己的身体或心灵究竟为何承受如此多的痛苦与困扰,表达了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问卿何故不飞梭”则以第三人称提问,似乎在质疑为何他人能够轻松应对生活,而自己却深陷困境,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哲学的探索。
履声曾接中台武,銮禁陪刊翠琰名。
二老风流同燕席,一樽谈笑会江城。
岁寒松柏青无改,酒畔篇章语可惊。
辱叙金兰分赠我,勤拳尤识故人情。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故山不在眼,远想流水声。
佳人南风手,起我涧谷情。
十载厌鼙鼓,嚣尘乱鸣钲。
萧然洗病耳,为鼓一再行。
度险微断续,奔前忽琮琤。
凄风拉远响,薄月当微明。
乱石拱高下,回环亦峥嵘。
吾归正自尔,猛士方西征。
年少勇过我,犬羊膻王城。
请更平戎操,尽扫洛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