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全文
宋 / 叶梦得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

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

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

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友人来访的感慨与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首联“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以对比手法,将往昔的襄阳孟亭与当前的草斋进行对比,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心境的转变。草斋虽简陋,却如同丹青般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欣赏。

颔联“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运用典故,以“文举”和“伯龄”分别指代曹操和华佗,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对山中生活的向往。这里既有对友人到来的惊喜,也有对山中生活自由自在的羡慕。

颈联“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世事变迁中感到疲惫,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

尾联“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竹影摇曳,岩花飘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联,“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通过夜鹤与江鸥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引用陶渊明和禦寇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地偏风好,正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最后,“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即使在忙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甚至在醉眠时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梦得

叶梦得
朝代:宋   字:少蕴   籍贯:苏州吴县   生辰:1077~1148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猜你喜欢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其三三晋望云

骢停太行上,心绕独鹿下。

遥遥见飞云,徘徊泪沾洒。

(0)

得平湖沈楷秀才书

严城迫残腊,客星过我堂。

欲语欲不语,手持书一缄。

开缄见元式,疾读下数行。

何啻获珠贝,目过心不忘。

我迹乌足数,雁凫随稻梁。

吾子独何见,亹亹过推扬。

斯学若聚宝,宝积山自光。

斯学若浮海,海阔须舟航。

迟迟嗟抱璞,渺渺空望洋。

孰与登彼岸,孰与发其藏。

年驰力不逮,尔鬓忽已苍。

寄语当湖子,何时来我傍。

手掬桐江流,共漱千年力。

(0)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其四

斯文曾未识荆州,多少明珠惜暗投。

画舫莫随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扫除俗虑新茅笔,披过寒冬老布裘。

未了乾坤男子事,几宜担负几宜休。

(0)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其一

酌此东阳酒,吟催九日花。

兴浓诗思捷,风细篆烟斜。

雀啅鸡冠舞,鸦争乌桕哗。

山峰留远兴,刚被暮云遮。

(0)

新年杂兴八首·其八

山禽屋角唤东风,晓枕何堪睡思浓。

暮雨款门无过客,官衙清任白云封。

(0)

和子翼喜予至南昌

孺子亭前怀孺子,滕王阁上吊滕王。

羞将南海双蒲屦,又蹈燕京万里航。

步进竿头成脱洒,践那叉顶未仓皇。

湖山造次还携手,百咏须教醉百觞。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