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
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
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吴装短卷。
看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谋生贱。
五十归田未晚。学耕空守枯砚。
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君不见。
自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游民在眼。
坐豆叶村边,稻花风外,黄送夕阳远。
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
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
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吴装短卷。
看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谋生贱。
五十归田未晚。学耕空守枯砚。
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君不见。
自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游民在眼。
坐豆叶村边,稻花风外,黄送夕阳远。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开篇即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秧歌声中,田野一片翠绿,仿佛被精心修剪过。"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山峦起伏与蛙鸣交织的宁静画面。
"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细致地描绘了田间小路、整齐的稻田和如伞的树荫,展现了农耕区的有序与和谐。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生动描绘了农夫劳作的场景,以及乡间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谋生贱。五十归田未晚",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感慨,认为即使身份卑微,年过半百回归田园也不算晚。"学耕空守枯砚"则流露出词人对学问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现实生活的对比鲜明。
"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即使倾尽所有也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孤独感油然而生。最后以"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的历史典故,寄寓对世事变迁和田园诗意的向往,以及对游民生活的同情。
整体来看,赵熙的《迈陂塘·宋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代末年至近代初乡村生活的画面,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