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山隐弥天释,几欲从谈不二门。
寻到经窗收足座,却应宾主两忘言。
旧闻山隐弥天释,几欲从谈不二门。
寻到经窗收足座,却应宾主两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求智慧与解脱的修行者,在探索与领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旅程。诗中“旧闻山隐弥天释”一句,以“弥天释”形象地表达了山中高僧的智慧深邃,仿佛能覆盖整个天空,暗示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接下来,“几欲从谈不二门”则表达了修行者渴望深入探讨,追求佛法的精髓,即“不二门”,意指超越二元对立,达到一种统一和谐的境界。
“寻到经窗收足座”描绘了修行者在寻找智慧的过程中,最终找到了经书的指引,坐下来静心阅读,汲取知识与智慧。这一过程象征着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却应宾主两忘言”则是对修行最高境界的描述,意味着在深入理解和体验佛法之后,修行者达到了一种超越语言、超越形式的境界,宾主双方都沉浸在无言的大智慧之中,心灵相通,达到了真正的和谐与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智慧与解脱之路上的心路历程,以及最终达到心灵深处的和谐与统一的境界,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
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
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
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
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
是处小街斜巷,烂游花馆,连醉瑶卮。
选得芳容端丽,冠绝吴姬。
绛唇轻、笑歌尽雅,莲步稳、举措皆奇。出屏帏。
倚风情态,约素腰肢。当时。
绮罗丛里,知名虽久,识面何迟。
见了千花万柳,比并不如伊。
未同欢、寸心暗许,欲话别、纤手重携。结前期。
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淮南雪落云绕戍,王郎鸣鞭猎狐兔。
问君本是山阴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乐事将无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龙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鉴湖一曲荷花浦,君不归来花有语。
旧宅应添竹几竿,到家不觉秋如许。
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
筹边妙处须急吐,政是不容修竹閒。
人道长江无六月,日光正射青芦叶。
何以赠君濯炎热,雪即是诗诗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