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
《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咏常州送主人,岂知身得两朱轮。

田畴汎滥川方壅,厨传萧条市亦贫。

以我薄材思拊伛,赖君馀教得因循。

询求故有风谣在,不独镵诗尚未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huáinánxíngshàoxuéshì
sòng / wángānshí

céngyǒngchángzhōusòngzhǔrénzhīshēnliǎngzhūlún

tiánchóufànlànchuānfāngyōngchúchuánxiāotiáoshìpín

báocáilàijūnjiàoyīnxún

xúnyǒuqiúyǒufēngyáozàichánshīshàngwèimǐn

注释
曾:曾经。
咏:吟诗。
常州:地名。
主人:被送别的对方。
身得两朱轮:得到高位官职。
田畴:田野。
汎滥:淹没。
川:河流。
方:正。
壅:堵塞。
厨传:官府的膳食供应。
萧条:冷清。
市亦贫:市场也显得贫困。
以:凭借。
薄材:微薄的才能。
思拊伛:得到照顾和指导。
赖:依赖。
馀教:余荫、指导。
询求:询问。
故有:传统的。
风谣:民间歌谣。
在:存在。
不独:不只是。
镵诗:诗歌创作。
泯:消失。
翻译
曾经在常州吟诗为主人送别,没想到自己也会得到高位的官职。
田野被洪水淹没,河流堵塞,市场萧条,城市也显得贫困。
凭借我微薄的才能,能得到照顾和指导,全靠你的余荫让我得以遵循。
询问民间风俗,传统的歌谣仍在流传,不只是诗歌创作,这种传统并未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标题为《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

首句“曾咏常州送主人,岂知身得两朱轮”中的“曾咏”,意指曾经吟咏;“常州”是古地名,即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诗人回忆起以前送别朋友时的情景,那位友人如今拥有了显赫的地位,象征性的“两朱轮”代表高官的车轮。

接着,“田畴汎滥川方壅,厨传萧条市亦贫”,这里描绘了一种荒废颓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豪门与平民的生活状况,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公和矛盾。

“以我薄材思拊伛,赖君馀教得因循”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才能有限,但得益于朋友的教诲而能够继续前行。

最后,“询求故有风谣在,不独镵诗尚未泯”中,“询求故”,是指寻访古代的事迹;“风谣”,即流传的传说或故事。诗人通过询问和探讨古代遗事,来反思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是单纯地沉浸在个人情感之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也透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诗人内心的深刻感慨。王安石以其改革政治、经济的主张而著称,同时他也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东风解冻诗

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

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

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

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

(0)

长亭怨/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0)

贺同年林簿同卿龟从新婚·其一

金华门外浥京尘,乌石山前结帨巾。

翁婿相看冰映玉,庭闱一笑颊生春。

昔言尔尔嫌随俗,今唤卿卿喜有人。

来岁梦兰叶佳兆,犀钱玉果出娱宾。

(0)

寄丁中允

人生九州閒,泛泛水中木。

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

始我与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义乃绸缪。

我于人事疏,而子久矣修。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离今六年,念子未尝休。

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

欢喜不满颜,长年抱离忧。

古人有所思,千里驾车牛。

如何咫尺间,而不与予游。

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颜两惭羞。

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无巇,水浅亦可舟。

使君子所善,来檄自可求。

何时子来意,待子南山头。

(0)

山中·其二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

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于懒玉函方。

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

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0)

沁园春·其一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