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
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
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
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
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
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
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
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季节,大地回暖,冰雪融化的景象。开篇“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写出的是大自然从严冬走向温和春天的过渡期,气候开始缓和,山川之势也随着融解而展现出来。接着“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表达了冰雪化为溪流,汇入原来的河道,水面上还浮有未完全消融的冰块,而空气中带有温暖的春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则描写了春天的阳光逐渐增强,使得山溪畅通无阻,仿佛一夜之间,春意盎然。紧接着“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展示了水鸟在清澈的河流中嬉戏,鱼儿跃出水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可能是在描绘某个特定的水景,其中的“缯裂”形容水面的开裂,可能是因为春天融冰后的河流或湖泊。最后,“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表达了对治理水利、疏导河川以防止洪灾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和谐与人类生活相结合的赞美之情。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雁荡接银汉,翠涌生高寒。
芙蓉散秋锦,飞落秋云端。
我昔造绝顶,天阔路漫漫。
遥瞻广寒殿,素娥正凭阑。
白兔捣月魄,指顾成神丹。
因招宋成公,吹箫乘紫鸾。
俯视九万里,元气清团团。
别来知几时,弱水如平滩。
忽遇雁山客,霞佩青莲冠。
还入雁山去,玉髓供晨餐。
报我旧游者,久待凌烟峦。
吾患为有身,南望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