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长亭怨》。从词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过往生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面对现实与过去无法重逢的无奈情感。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独自乘舟经过东皋时的情景,并且还记得当年绿树成荫的大门现在已经关闭了。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述,也是时间流逝的一种写照。
"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 这里通过屐齿(鞋齿)印迹在阶上、衣袖上留下的酒渍,勾勒出诗人当年的豪放生活,以及与朋友饮酒畅谈的情景。这两样都成为了记忆中的无尽话题。
"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 诗人想要追寻过去的足迹,却只能在心中感到凄凉,因为时光已逝,无法挽回。自从与朋友分别之后,自己约束着去欣赏那些曾经共享的美好花景,但发现一切都随风散去了。水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
"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苒苒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 诗人意识到即便是在河的对岸,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也如同乱山一般遥不可及。梦想总是短暂,难以长久。诗人想要忘记那些精巧复杂的宫殿,却发现自己无法做到。面对斜阳,望着连绵不断的晚景,抚摸着古木,感叹岁月匆匆。
"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在这片刻的落寞之中,只有几朵残留的红花(或指枫叶),还能让诗人认出那个凄美的地方是曾经的西园。
整首词通过对过往生活细节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过去无法重逢的深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