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其二》
《山中·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

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于懒玉函方。

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

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0)
注释
解缨:解下官帽。
濯:洗涤。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泛指江河。
晞发:晒干头发。
琳馆:简陋的馆舍,比喻清贫的生活。
俸:俸禄。
玉函方:玉函中的职责,比喻官职或责任。
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创始人。
鼻端白:指领悟道家智慧后的通达。
腰下黄:古代官员佩戴的印绶,象征权力。
蔗境:蔗田,比喻清静的环境。
习静:追求内心的平静。
笔床茶灶:书桌和茶具,代指日常生活的简单。
荒唐:形容生活随意,不拘小节。
翻译
解开官帽暂且在沧浪水边洗涤,晒干头发坐在松阴下的苔藓石床上。
品味贫困的乐趣在于琳馆的微薄俸禄,懒散无为却也无需玉函中的职责。
我自得其乐地参悟道家鼻祖老子的智慧,不羡慕他人腰间悬挂的官印象征的权势。
身处宁静的蔗田之中,我只求内心平静,书桌茶具都显得荒废而随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态。"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于懒玉函方"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精神上的自足。

"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则表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随,以及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接下来的"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山中静修、养心养性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其语言简洁自然,意境幽深,是一首具有高尚情操和深远意趣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0)

扫花游/扫地游·其一夹钟商西湖寒食

冷空澹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

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

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乘盖争避处。

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

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

峭寒暮。更萧萧、陇头人去。

(0)

水调歌头

今夕出佳月,银汉泻高寒。

风缠云卷,转觉天陛玉楼宽。

疑是金华仙子,又喜经年药就,倾出玉团团。

收拾江河影,都向镜中蟠。横霜笛,吹明影,到中天。

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轮安。

何岁何年无月,唯有谪仙著语,高绝不能攀。

我欲唤空起,云海路漫漫。

(0)

有感六首·其一

误喜残胡灭,那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

(0)

新阳铺

梅花篱落菜花畦,春水平田酿燕泥。

健事老翁头雪白,一蓑烟雨自扶犁。

(0)

琼花·其一

团簇繁英玉碎圆,露晞日暖欲生烟。

亲从后土分奇种,不是人间聚八仙。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