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浃江口,悬城插水根。
城低山作堞,江尽海为门。
风起潮能阔,云高午易昏。
空庭探物象,彷佛住乡村。
家在浃江口,悬城插水根。
城低山作堞,江尽海为门。
风起潮能阔,云高午易昏。
空庭探物象,彷佛住乡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与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首句“家在浃江口,悬城插水根”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水乡人家的生动画面,江水与城市紧密相连,仿佛城市就生长在水边,展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地理特征。
接着,“城低山作堞,江尽海为门”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地形特点,低矮的城墙如同山峦的边缘,而江水尽头则是大海,象征着水乡与外界的连接,既有封闭也有开放的意味。
“风起潮能阔,云高午易昏”则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展现了水乡的气候特点和时间的流转。风起时,潮水更加广阔,云层高挂,午后的天空容易变得阴沉,这些细节描绘了水乡四季变换中的一个瞬间,充满了动态美。
最后,“空庭探物象,彷佛住乡村”表达了诗人深入自然,探索万物之美的心境。在空旷的庭院中,诗人仿佛置身于乡村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独特景致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兹山镇何所,乃在澄湖阴。
下有蛟螭伏,上与虹蜺寻。
灵仙未始旷,窟宅何其深。
双阙出云峙,三宫入烟沈。
攀崖犹昔境,种杏非旧林。
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
纷吾婴世网,数载忝朝簪。
孤根自靡托,量力况不任。
多谢周身防,常恐横议侵。
岂匪鹓鸿列,惕如泉壑临。
迨兹刺江郡,来此涤尘襟。
有趣逢樵客,忘怀狎野禽。
栖闲义未果,用拙欢在今。
愿言答休命,归事丘中琴。
夜光四寸今所无,闻有入海求大珠。
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
泥蟠沙卧海底沉,何知结爱美人心。
可怜曜乘十二乘,谁惜黄金七百金。
越乡祈宝诚非易,涉险捐躯名与义。
天生至宝自无伦,如何真伪人莫分。
古来贵耳而贱目,恐君既见不及闻。
世有南山采薇子,从来道气凌白云。
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明圣君。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