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樨学舍将于腊月初五日解馆。初四夜,灯花忽开,喜而志之·其四》
《闻樨学舍将于腊月初五日解馆。初四夜,灯花忽开,喜而志之·其四》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有心腊烛还垂泪,何事灯花艳到明?

是否春光知独占,佳音漏泄到寒檠?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花在腊月之夜突然绽放的情景,借以表达对樨学舍即将解馆的喜悦与期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蜡烛和灯花赋予情感,使得自然现象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首句“有心腊烛还垂泪”,以蜡烛垂泪的形象,既描绘了蜡烛在寒冷冬夜的形态,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垂泪”并非真实的泪水,而是诗人通过想象赋予蜡烛以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次句“何事灯花艳到明”,则转向对灯花突然绽放的惊喜与不解。灯花的盛开,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丽,更象征着希望与喜悦的到来。诗人在这里提出了疑问,为何灯花会在特定时刻如此灿烂,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也是对即将到来的事件——樨学舍解馆——的预感与期待。

后两句“是否春光知独占,佳音漏泄到寒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问,是春天的光芒知晓了这一喜讯,还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提前透露了这个好消息?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春光的向往,也寄托了对樨学舍解馆后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设问,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灯花的诗,更是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的体现。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盘江

盘江春水绿如苔,欲渡先擎辟瘴杯。

花界已无渔父到,名场惟有宦人来。

蛟龙日射寒湫隐,燕雀风融綵帜开。

我亦下车歌鼓枻,野航曾是济川才。

(0)

大理徐成章与诸寺僚邀饮于鸡鸣寺成章有诗次韵奉答兼柬翁朝良诸友

何处风烟接碧霄,鸡鸣山寺隔尘嚣。

冠裳共际升平会,车马偏劳故旧招。

醒后酒痕还半湿,忙来诗债未全销。

几回棘寺频翘首,溽暑薰人雨正飘。

(0)

何村八景·其四西江夕照

阳气堂堂忽渐阴,万山西面布黄金。

蝉鸣红树流清响,僧撼暮钟来好音。

草下伏萤争列耀,云边飞鸟倦归林。

时虽小晦朝来显,天道循环古到今。

(0)

挽刑部薛侍郎父

教子深期致显融,建登华要已云终。

九京虽负生前愿,三品还膺殁后封。

陇树寒猿啼落月,士林哀些挹清风。

生刍一束无由奠,极目天南思不穷。

(0)

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0)

病中偶成·其二

边愁隐隐上颠毛,肺病那堪转侧劳?

惟有空庭一片月,漫移花影护征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